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历史

八旗军的最后一战,以惨败收场,预示了清朝的灭亡

2022-06-13 17:05:03

1912年大清王覆灭,若给它开据死亡证明书,填写日期可能要更提前一些,写上1860年!



以防有人骂我不学无术发明历史,跑来找我打架,所以这里先得解释一下。



在军事层面上大清到1860年其实就结束了。满人马上打天下,清军入关后,满人控制的军队始终是这个王朝的最精锐部队。但在1860年这年,大清国最后一支由满人控制的七万大军被太平天国灭掉了。


图片模式




后面的几十年,大清这面旗子实际上由汉人主导的军队扛着,爱新觉罗氏从半身不遂退化为“植物人”,以至发生东南互保,北洋军这样尾大不掉的情况——眼珠子还能动,手脚早已不听使唤。



最后一支满人控制的具有战斗力的大军是如何被灭掉的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,且听道来。



太平天国崛起,咸丰皇帝脑袋都大了,大清王朝真正是内忧外患。在满清统治集团看来,长毛比洋人还可恨,洋人的主要心思是搞贸易,开放通商口岸,获得在华利益,对将爱新觉罗拉下马没什么兴趣。长毛就不同了,那可是直接威胁爱新觉罗的皇位。


图片模式




为歼灭太平天国,满清搞了江北大营、江南大营两个野战军军事集团。江北大营没啥存在感,一直打酱油,在扬州一带打了几场小规模战役后就龟缩着,小日子过得挺不错。剿灭长毛的重担在江南大营身上,打得很辛苦。



江南大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。



第一阶段从1853年到1856年,领导者是重庆人向荣(汉族人)。



向荣出身行伍,参加过镇压滑县天理教起义、平定回部张格尔叛乱等重要军事行动。但向荣领导下的江南大营军纪涣散,士兵经常骚扰平民掠夺民财,比长毛好不到哪里去。



1856年5月太平天国攻破江南大营,向荣逃跑到江苏镇江,3个月后就死掉了(有说是病死,有说是上吊自杀)。第一阶段江南大营对太平天国的围剿彻底失败。


图片模式




第二阶段从1856年到1860年,领导者是和春,赫舍里氏,满洲正黄旗人。



赫舍里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,康熙朝辅政大臣索尼(他的儿子索额图)就是赫舍里氏。



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,我们老以为正黄旗是八旗头旗,其实不是,镶黄旗才是八旗头旗,由皇帝直接统领。


图片模式




太平天国都是一帮不争气的草头王,向荣的江南大营崩溃后,他们就忙着搞内讧,发生了天京事变。东王杨秀清被杀,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屠,北王韦昌辉也被杀……这给了江南大营以喘息机会,和春走马上任(第二阶段),重新一步步将江南大营带起来。



到1859年,此时的江南大营已是膘肥身健。和春一声令下,全军出动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给围了。天京存粮不多,要不了多久天王洪秀全和他那80多个数字化编号的妻子都得喝稀饭。



情况如此严峻,该怎么办?

干王洪仁玕和忠王李秀成坐到了一起,商量应对之策。经过三次彻夜长谈讨论出一个解决方案——围魏救赵。

“围魏救赵”四个字说起来简单,实施起来可复杂得多。下面我力图将这一复杂过程说清楚。


图片模式




1860年初李秀成从天京出发来到芜湖的南陵县,与太平天国左军主将李世贤汇合,然后一起攻打几十公里外的宁国县。宁国是战略要地,和春顿时紧张起来,抽调江南大营部分兵力驰援宁国。这就上套了!李秀成摆出一副要与清军决战宁国的姿态。



待清军风尘仆仆赶到宁国,发现李秀成已在头一天转道去了广德县(与宁国相距不过一百余里)。清军眼泪都快下来了——不讲武德啊,不是说好决战宁国的嘛!



广德突降长毛,吓得知州大人弃城而逃。广德有500余名兵勇,老大都跑了,也都纷纷溃逃。



李秀成占领广德,很快又攻克了安吉、长兴。这时候稳坐江南大营中军帐的和春有些醒悟了,这是跟我玩战术啊,不能被牵着鼻子走。和春料到李秀成的目标是杭州,浙江的门户丢不得,于是派出四千兵力去驻守杭州。


图片模式

?




李秀成暗自高兴,江南大营兵力减少了一些,天京之围压力也就减小了。但还远远不够,需要引诱出更多江南大营兵力。于是李秀成又攻打湖州,在这里搅的天翻地覆。和春又不得不派兵力去解湖州燃眉之急。

总之,李秀成和李世贤在天京与杭州之间的区域不停地搞事情,迫使和春不断从江南大营往外派兵。

“围魏救赵”计划的第一个小高潮是李秀成攻陷杭州。拿下杭州补充物资,并不驻扎,很快又自动撤走。其目的就是要使江南大营不断往外派兵,将兵力分散开。和春上钩,派来了一万多名军人。

接下来就是收网了。英王陈玉成也加入进来,从安徽境内自西向东挺进,横渡长江直逼江南大营。太平天国的辅王杨辅清则从南边向江南大营进攻。

李秀成、李世贤等率军从东边向江南大营进发。几路大军合围而来,江南大营本是包围天京,结果现在被人家内外夹击了。江南大营人心惶惶,和春不知道哪路人马是主力军,搞得他蹑手蹑脚慌了神。


图片模式




1860年5月,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陷,数万清军或死或伤或逃,和春逃到了苏州浒墅关。这场大败对他打击很大,冷静下来一想实在无法交差,无颜见皇帝,干脆就自杀了。

和春自我了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,他把皇帝这点家底都败光了,必定会受到重罚,搞不好还会连累家人。自杀了,他的所有罪就随着他的死而消散。

和春之败,使得满清从此以后不得不重用曾国藩的湘军,这是各地方汉族士绅集团武装力量崛起的起点,后来李鸿章张之洞那批人才能脱颖而出。